京族“花棍舞”是怎么跳的?京族舞蹈

更新时间:2023-03-18 20:42:45 作者:绿屋百科

  京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稀少的民族之一。京族同胞自16世纪左右迁居于中国濒临南海的广西防城县后,就一直生活在璀璨玉石般的三座岛屿之上。

  据说,在五六百年之前,京族渔民每日必经白龙海峡才能入南海捕鱼。而这唯一出海的咽喉却被大妖怪蜈蚣精所盘踞。而且提出:凡渔船出海打鱼,必以一幼童饲蜈蚣精为条件。一天,有个道人在了解人们的愁苦后,提出自己心甘情愿以身饲喂蜈蚣,为渔民们换得出海捕鱼权的建议。渔民们按照吩咐找来一口大锅和一个很大的南瓜,架在船头上蒸煮。当渔船行至白龙海峡后,蜈蚣精便张开血盆大口扒上了船舷。

  刹那间,道人将沸腾的南瓜连同一锅开水直灌蜈蚣精胃肠之中。在经过一昼夜难卜生死的折磨后,终于随着霞光初露,大海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被截成三段的巨大蜈蚣残骸浮于海面。而且,最后在海中竟形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座岛屿。而那位智胜蜈蚣精的道人,却早已化作云雾飘向了远方。

  从此,京族人民便将三个岛屿,命名为“巫头”“山心”和“万尾”。为了纪念道人,在白龙海峡出口处建庙宇、竖石碑,封这位道人为“镇海大王”。

  同时把“镇海大王”的牌位供奉在“哈亭”内最为重要的位置,永远接受人们的祭祀与崇拜,以求得他的佑护。

  在历时几天的京族传统歌节“哈节”中,人们在对各路神灵和先祖进行祭祀和娱乐之后,接下来的将是令人盼切已久,为护送“各路神灵”,尤其是为送别“镇海大王”,进行“驱鬼开路”而跳的舞蹈《耍花棍》。

  在“哈节”最后一项礼仪“宰猪大祭”刚刚结束,哈亭内焚烧祭文的青烟还未散尽,已从远远村口处传来大木鼓沉重而轰鸣的咚咚声,使所有的京族民众都向着村口涌去。

    被人们团团围住的参天榕树下,一位身着白色长衫、紫色发带,双手持长约40公分、缠绕彩色花带、具有驱魔神力花棍的窈窕少女,已在闻鼓起舞。

  这位俊美的桃姑双手将花棍频频转动于身体的上下前后 ,她伴着细碎的步履,面向东南西北四方将每种舞姿各表演一次,以示驱赶各方恶鬼为诸神、祖先开路、送行。随着木鼓节奏的变化舞蹈速度也越发地快了起来,为此,周围的观看者再次随之动起来。人们一边回首观望着还没有结束的舞姿,一边向着远处奔跑,似乎还都在测算着应停步的合适位置。

  突然间,只见桃姑在急速舞蹈的最后,双手将花棍向头后方反身远远抛出。

  这一举动使人们不顾一切地奔跑起来,去抢接将从空中跌落下的花棍。原来这是京族习俗中所说的:“谁能接到节日最后一项《耍花棍》舞蹈所抛出的,具有驱魔能力的花棍,谁在这一年中就能免除一切灾疫并心想事成。”

以上就是京族“花棍舞”是怎么跳的?京族舞蹈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京族“花棍舞”是怎么跳的?京族舞蹈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保安族独特的“花”文化是什么?

  保安族的民歌大多采用汉语演唱,分花儿与宴席曲两大类。在花儿中,保安族有自己特有的曲调“保安令”,它是在对回族、汉族花儿改造的基础上,吸收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

2023-03-18 20:06

保安族“腰刀”有什么样的起源?

  传说一  保安腰刀是 保安族人民所特有的一种民族工艺品,习惯挂在腰间, 就称其保安腰刀了。 据说在 成吉思汗占领各国的时候,曾在 兵器上大大的占了上风。当时各个部

2023-03-18 20:04

保安族是什么样的民族?保安族的历史

  饮食食用的牛羊和家禽,须由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屠宰,忌吃一切动物血和自死之物,忌吃一切凶禽猛兽之肉。舀水、舀饭不能用反手。忌在水源头洗澡、洗衣服。其它习惯与当地回族相

2023-03-18 19:51

保安族实行什么样的家庭制度?

  保安族的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偶有一夫多妻的现象。旧时主要是包办买卖婚,个人很少有选择的自由,通婚要求门当户对。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行教派内婚制,一般不与穆斯林的

2023-03-18 19:30

保安族音乐特点简介

  保安族的民间音乐是以民歌为主,大多采用汉语演唱,分花儿与宴席曲两大类。  在花儿中,保安族有自己特有的曲调“保安令”,它是在对回族、汉族花儿改造的基础上,吸收蒙

2023-03-18 19:27

保安族舞蹈的民族特点是什么?

  保安族舞蹈融蒙古族、藏族、汉族、回族等民族舞蹈的长处,又具有本民族舞蹈的独特风格,节奏明快,舞步轻盈。跳时,以简单的乐器伴奏,边歌边舞,表现了保安族人民乐观豪迈、

2023-03-18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