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死后的五年里,诸葛亮做了什么?

更新时间:2023-03-21 19:30:19 作者:绿屋百科

  223年对蜀汉帝国来说是充满艰辛的一年。

  对外,刘备被东吴名将陆逊击败于夷陵,不仅彻底失去了荆州这个北伐的重要根据地,还丧失了大半的精锐部队;对内,荆州、益州、东州三大政治派系矛盾重重,尤其是益州人,他们自从刘备入蜀就一直被打压。因此,益州许多豪强均对新生的蜀汉帝国抱有很大的敌意。

  与此同时,遥受蜀汉羁縻的南中地区听闻刘备战败也开始蠢蠢欲动,如223年爆发了黄元之乱和顾闿之叛。

  说是临终托孤,可谁都知道刘备留给诸葛亮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但诸葛亮却丝毫不惧,在生死存亡之际从容部署,仅用了5年时间便稳定了局面。

  诸葛亮舌战群儒

  (一)结好东吴,安抚蜀人

  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后,和东吴重新结盟是他要办的第一件大事。

  孙权也知道,以人口和所占土地论,就算蜀汉和东吴相加也抵不过曹魏一家。

  所以当东吴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孙权旋即命人送回了俘获的蜀军兵马物资,以表示好之意。

  到了222年12月,孙权还专门派了使者到白帝城问候刘备的病情。

  既然彼此心知肚明,那么重新结盟就成了顺水推舟的事。

  于是在223年,蜀汉和东吴遂重新缔结了盟约。

  和交好东吴同时进行的,还有蜀汉政府的人事调动。

  刘备在世时,蜀汉的大部分高官都是他从豫州、荆州带来的旧部,益州土著为官者寥寥无几。

  诸葛亮秉政后,为了缓和益州豪强和蜀汉政权的矛盾,乃派人多方聘请益州名士来朝做官,给他们提供进身之途。

  据相关学者的统计,诸葛亮秉政期间起用的文武共有63人,益州占了29人,比荆州籍贯的文武还多。

  一时间,朝野名士均心悦诚服,蜀汉政权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和谐局面。

  古人夜宴图

  (二)闭关安民,休养生息

  南中地区多山区,只要控扼主要关塞便可确保蜀汉根基成都平原的安全。

  因此,诸葛亮在秉政初期暂未理会南中之乱,而是一心一意的休养生息。

  众所周知,成都平原有一项冠绝古今的水利工程,它就是都江堰。

  都江堰

  简单点说,都江堰可以灌溉到成都平原的绝大部分耕地,不用靠天吃饭,便能旱涝保收。可都江堰为战国时修建,到蜀汉开国已有500多年,多年的战乱导致部分河道有所淤积。

  对此,诸葛亮专门设置了堰官并调拨了一千多名士卒来负责对都江堰的日常维护工作。没过多久,蜀地便出现了“沟洫脉散,疆理绮错,黍稷油油,粳稻莫莫”的兴旺局面。

  成都平原

  解决了粮食供应,诸葛亮又开始着手处理国家的府库亏空问题。

  在古代,利润最丰厚的莫过于盐铁买卖,汉武帝数征匈奴而军饷不亏,靠的就是垄断盐铁经营。其实,蜀地盐铁官营的政策在刘备入川的第二年就定下了,诸葛亮不过是沿着老路继续前行。

  可诸葛亮做事精益求精,为了让财政收入再上一个台阶,他专门跑去了成都附近的井盐生产基地,看看是否能改良技术。功夫不负心人,在诸葛亮的苦心钻研下,缩小井口并用天然气做燃料的生产技术应运而生。

  史载巴蜀地区的井盐生产在汉时是一灶五锅,经诸葛亮改良炉灶后竟猛增至一灶十四镬。解决了技术问题,并不等于解决了财政问题。

  当时,天然气煮盐主要是在成都一带推行,稍微偏远一点的井盐生产因蜀汉力不能及仍然很原始。

  为了进一步增加收入,诸葛亮只能再辟蹊径。好在成都地区自春秋战国时期便有生产彩棉的传统。这种彩棉工艺精美、质地优良,历来就受达官贵人的青睐。

  于是,诸葛亮遂大力发展起了蜀锦生产。

  后来,靠着销售蜀锦带来的丰厚收入,蜀汉不但摆脱了财政不足的困境,还能拿出大量盈余来进行北伐战争。

  胡王牵驼锦纺织品

  (三)南中平叛,编练新军

  225年,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蜀汉终于摆脱了内忧外患的窘境。于是,诸葛亮遂下达了征讨南中叛军的命令。

  南中的叛军多是不谙兵法的乌合之众,所以诸葛亮这场平叛战争整体上打得颇为轻松。

  史载诸葛亮三月份率大军出成都,到了秋天便剿灭了叛军,算上年底凯旋,整个征途历时半年。诚如马谡所说的“攻心为上”,剿平叛乱并不难,难的是怎样保证自己走后南中不会再反?

  为此,诸葛亮想了三个办法,招募南中青壮当兵,征调当地豪强入朝为官,将南中四郡拆分为七。

  诸葛亮三路平南中

  迁走南中地区一万多户青壮百姓,即充实了兵源又减少了南中地区的不安定因素,可谓一石二鸟。(这支部队自幼长于山区,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后在诸葛亮的调教下,他们成了山地作战的王牌部队,人称“无当飞军”)

  调走南中地区的精英人物,即使再发生叛乱,派一偏将便可平定。将南中四郡拆成七郡,即便于中央加强管理,又削弱了西南夷的势力。此后,南中地区的叛乱虽没有完全消停,却再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反叛。

  诸葛亮南征前后的南中地区

  (四)调整人事,筹备北伐

  227年春,经过诸葛亮一年多的整军练武,蜀军变得人强马壮。于是,诸葛亮乃筹划起了北伐事宜。

  史料记载,在诸葛亮紧锣密鼓地筹备北伐时,驻守江州的李严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信中,李严不但劝诸葛亮向朝廷讨要九锡,还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

  李严像

  这位李严,本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刘备托孤重臣,按照明朝的说法就是诸葛亮是首辅,李严是次辅。先前,因为防御东吴的需要,李严一直领兵驻守白帝城。

  后来,蜀汉和东吴关系缓和,李严又被调到了江州。可能是长时间不得参与中枢事务,李严对诸葛亮颇有怨气,在这封信之前,李严还曾上书请求朝廷在四川东部划出五郡设置巴州并由他担任刺史。

  被拒绝后,李严又上书朝廷请求开府治事。李严的这一系列反常举动引起了诸葛亮的警觉,考虑到北伐在即,诸葛亮并未处理李严。但他长了一个心眼,他开始留意朝内是否存在类似李严这样即身居要职又对现状不满的人物。

  不久,诸葛亮发现统领宫中宿卫的虎贲中郎将来敏属于这号人,遂一纸调令将来敏调入北伐军中。他的职务,则交给了后起之秀董允。

  接着,诸葛亮又对丞相府的留守人员做了挑选,务必保证自己出征在外,朝中不会发生不可测的变故。

  最后,诸葛亮才给后主刘禅上了《出师表》,率军进驻汉中,开启了北伐的征程。

以上就是在刘备死后的五年里,诸葛亮做了什么?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在刘备死后的五年里,诸葛亮做了什么?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怎样从《水浒传》的故事情节中猜测宋江的武功水平?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及

2023-03-21 18:18

李建成是如何在王子之争中削弱李世民的力量的?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

2023-03-21 18:16

唐太宗李世民怎样才能使有效的官场套路失去效果?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

2023-03-21 18:15

为什么唐太宗不喜欢长相独特、才华横溢的武则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

2023-03-21 18:12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太子李承乾的人生走向悲剧?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

2023-03-21 18:06

为什麽说李靖辞官归隐是大势所趋,而非皇帝排斥?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

2023-03-21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