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坚持北伐,而不是向西南扩张?

更新时间:2023-03-21 21:36:51 作者:绿屋百科

  三国时期,蜀国的人口总数,其实才不过100万。国力甚微,甚至不如秦朝时的十分之一。

  常备军与后备军倾国10万,也就是说90余万人口要养活10万兵力与近万官吏,导致内部不稳需要借助战争来维稳。即使向着西南进军,蜀汉的国力无法支撑后期的管理支出,包括军队驻扎、官吏任命、帮助西南地区开发土地,其扩张最好的选择只能是北伐。

  众所周知,蜀国与魏国交界500多里,历史上诸葛亮也曾经多次从这个方向,对魏国进行北伐。

  正西是青藏高原,历史上是由隋唐时期,吐蕃人才第一次打通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路。

  而西南多山川密林,地势环境复杂而蛇蚁猛兽丛生,不利于人口发展,且政权多立教化难,交通并不便利;兵力有限,诸葛亮要的是后方稳定。

  蜀汉政治力量本身就分散且薄弱,三股势力很容易导致内部权力争斗。再次,当时面临的局势,就是主动北伐或者被南征,守北尚不易,难有心力大举西征;蜀汉建立政权的口号即光复汉室,敌众友寡,把精力主要放在汉朝疆域之上,这样可获取蜀汉政治拥护的民心。

  曹魏篡夺汉朝,如今还存活的好好的,向北发动战争,师出有名。如果赢了战争,还能赢得更多的人心。一旦向西南发展,很可能被东吴夺取荆州,或被曹魏夺去汉中,如若两国联盟危机弥深。

  然而尽管先天条件不足,历史上蜀国也并非没有向西北以及西南扩张。刘备主政时,违背了联吴抗曹的原则,进行了一场夷陵大战。在夷陵之战后,蜀国损失极大。

  诸葛亮主政后,将这一原则又拉回正轨。再没有向东打过,主要的方向还是向北,但蜀汉的疆域的确向着西北、西南两面有所扩大。然而这个过程,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无功而返,整体上看也并未取得重大成果,所以不太被人知晓。

以上就是为什么诸葛亮坚持北伐,而不是向西南扩张?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什么诸葛亮坚持北伐,而不是向西南扩张?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如果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蜀汉会怎么样?

  东汉末年有三场决定天下走势的大战,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官渡之战是袁绍和曹操的决战,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从此成为了天下第一诸侯。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刘

2023-03-21 21:01

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没有揭穿呢?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职务很高影响力很大,他们一个是蜀汉的统帅,为了复兴汉室倾尽全国之力多次带着蜀汉北伐曹魏;另一个是曹魏的统帅,带着魏军死磕诸葛亮;双方的胜负

2023-03-21 21:00

诸葛亮临死前是怎样安排自己的孩子的?

  刘禅确实在很多地方上做的不如那些二代们那样优秀,但他也绝对不是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愚蠢无能,实际上他的政治头脑也是很不错的,尤其是诸葛亮死前刘禅问他的问题,这才让诸

2023-03-21 21:00

齐国的实力与秦不相上下,为什么最终被摧毁?

  众所周知在周王朝衰落之后,曾有很长的一段战乱时期,历史上将其称为“春秋战国时期”,于是逐渐分为了七个大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典

2023-03-21 21:00

什么是历史上真正的司马光砸缸?谁是被救的人?

  司马光砸缸,著名历史故事,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能够出现在我们中小学教材中的人物和事例多半都是用来教育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

2023-03-21 20:57

公子扶苏本有希望继承大业,为什么要自杀呢?

  公子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原本应该享有自高无上的荣誉和地位。毕竟他的父亲秦始皇是开国的皇帝,可以说这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但是公子扶苏最后的结局却并不是很好,他拥有

2023-03-21 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