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制作织锦时有何习俗?

更新时间:2023-03-19 11:43:13 作者:绿屋百科

  景颇妇女不厌其烦,常常是从天亮织到太阳落山。如今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织锦工艺技术。景颇族织锦编织技术代代相传。自古以来,每个景颇族妇女都要学会纺线织布,姑娘从小就被要求掌握纺织编织技术,女孩一般七八岁起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织布了,一般从简到难,先从织挂包学起,织了四五件挂包以后,在母亲的指导下,慢慢的可以学习织更为复杂的,如筒裙之类的织锦。学得快的一般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慢的需要五六个月左右,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景颇族谚语里说:“不煮过大锅饭,不织过大筒裙的女人成不了家庭主妇”;“小姑娘不会织统裙不能嫁人,小伙子不会耍长刀不能出远门”。确实,景颇族小伙子不会耍长刀的不多,小姑娘不会织筒裙的也几乎没有。一个小姑娘如果连一种织锦一种布也不会织的话,不但被人讥笑,看不起,而且小伙子一般都看不上。因此,景颇姑娘就必须从小勤学苦练,她们一有空就学习织布。这样,景颇妇女人人都成了心灵手巧、独具匠心的纺织能手和艺人。母亲在传授编织技艺的同时,也把纹样的名称、含义、有关本民族的历史、创世故事传授给她们,并做思想教育工作。此外,织品还是景颇人家中的重要财物,一件制作精美、用料上乘的织品筒裙的价值相当于一头水牛。

  景颇族传统织锦出自地道的农家女子之手,在表现艺术手法上和表现思想感情上,乡土味特浓,朴实无华。她们根据织物经纬结构的规律和本民族的审美观,凭借对于大自然物象的直观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对所饰物进行高度的提炼概括后,创作出独特、古朴、优美的纹样,制图讲究对称、平衡,纹样图案造型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和艺术性。

  织品中,经线一般为黑色,纬线用各种颜色的毛线、色线,其中大多以黑、红为基色,以黄、蓝、绿、白等颜色图纹作点缀,用色不受自然的制约,色调强调对比、鲜明夺目,表现出丰富而统一、绚丽而细致的色彩效果,有五彩绚烂、浑厚庄重、艳而不俗、艳中含素的艺术效果。

  景颇族织锦是景颇姑娘智慧的结晶,是她们借以显示手艺、寻偶择配和憧憬未来的珍贵织物,我们从中多少可以理解景颇族妇女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追求。通过这些织锦,我们或许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了解景颇族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传统。

  丹青斑驳,千秋溢彩。景颇族这一织锦艺术的奇葩,将在争奇斗艳、琳琅满目的民族文化艺术的苑囿中越开越艳丽。

以上就是景颇族制作织锦时有何习俗?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景颇族制作织锦时有何习俗?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德昂族腰带有什么意义?

  德昂族妇女还有在腰部装饰“腰箍”的传统习俗。她们的腰箍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等颜色。行走时,腰箍随着双脚的移动而伸缩弹动,叮叮作响

2023-03-19 10:42

德昂族丧葬习俗有哪些?

  德昂族的丧葬有自己的习俗,除佛爷(和尚)实行火葬外,一般群众都是土葬。各村有公共墓地,只要是同一村的正常死亡者均可葬入。没有姓氏界限,也不分头人与百姓,不过他们的坟

2023-03-19 10:36

德昂族民歌的特点是什么?

  德昂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其余散居于保山、龙陵、镇康等县。多数分布于山区,与景颇、傈僳、汉、佤等民族交错聚居;少数住坝区,与傣族为邻。德昂语属

2023-03-19 10:34

德昂泼水节有什么独特之处?

  德昂族的泼水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一般3-5天。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

2023-03-19 10:30

为什么德昂族被称为“古茶农”?

  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饮浓茶,亦善于种茶。几乎每家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的茶农”之称。擅长编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盖房顶材料)。制造银器是德昂族的传统工

2023-03-19 10:28

德昂族与茶有什么关系?德昂族文化

  德昂民族好饮浓茶,并以善于种植茶树闻名,因而被称为“古老的茶农”。茶叶在该民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他们对茶叶也有特殊的感情。德昂族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都好

2023-03-19 10:27